患者男性,73歲。左小腿外側褐色腫塊進行性增大4年
臨床表現:左小腿外側褐色腫塊,大?。?cmx2cmx1cm,明顯隆起皮膚表面,質韌,表面無破潰,無疼痛,活動度差。
鏡下形態:
圖1 低倍鏡下腫瘤組組織邊界清楚。
圖2 腫瘤組織自表皮向真皮延伸。
圖3 腫瘤細胞排列呈同心圓狀,細胞中央可形成囊腔,腔內可見角化物。
圖4 局灶瘤巢中央可見導管分化,瘤細胞立方狀,大小較一致,核小而規則。
圖5 導管分化區域免疫組化CEA(腺腔面)陽性和。
圖6免疫組化EMA(腺腔面和側緣)陽性。
最終診斷:汗孔瘤。
討論
1. 定義:汗孔瘤(Poroma)起源于末端汗管和真皮上部的汗腺導管。
2. 別名:肢端螺旋腺瘤
3. ICD-O編碼:8409/0
4. 部位:65%典型汗孔瘤發生于手掌和腳底。真皮內腫瘤好發頭頸部,表皮內腫瘤好發于四肢,通常累及頭部和頸部區域。
5. 流行病學:平均年齡為60-80歲。
6. 臨床典型表現:單發無蒂或帶蒂丘疹或無癥狀結節,皮損大小2mm-2cm,還可呈杯狀、乳頭瘤樣、疣狀。病變顏色從紅色到正常膚色不等,可見色素沉著。放射治療或同種異體骨髓移植和免疫抑制后可見多發性汗孔瘤。
7. 發病機制:一些汗孔瘤顯示APC基因雜合性喪失,但這種遺傳異常的重要性尚不確定。
汗孔瘤可以是大汗腺或小汗腺來源。
外泌汗腺(小汗腺,eccrine gland):是真正的汗腺,可調節體溫。遍布全身大部分皮膚中,手掌、足底、前額及腋窩處最多。
頂泌汗腺(大汗腺,aprocrine gland)主要分布在乳暈、腋窩、肛門生殖器周圍,少量分布于眼瞼(Moll腺)、外耳道(耵聹腺)、會陰等處。在皮脂腺開口的上方開口于毛囊。
8. 組織病理學:
汗孔瘤的分布有一個變化范圍,依此分四種亞型:僅累及表皮(單純性汗腺棘皮瘤);真皮和表皮均累及(汗孔瘤);僅累及真皮(汗孔樣汗腺瘤、真皮導管瘤)。
汗孔瘤周圍的鱗狀上皮分界清楚,由單形小基底樣細胞組成,偶爾包含導管結構。導管分化形態線索包括:胞漿內小液泡、不成熟導管(內襯淡染、均一細胞的小圓形空腔)、成熟小管狀結構(與正常汗腺導管相似)、較大囊性擴張導管。最常見的組織學形態是腫瘤廣泛地連接到表皮并向下生長到真皮,形成寬的吻合帶。大汗腺和小汗腺汗孔瘤形態相似。但是,大汗腺汗孔瘤可能會連接到毛囊結構,還可觀察到局灶性頂漿分泌、皮脂細胞和局灶性毛囊分化。導管分化免疫標記顯示CEA(腺腔面)陽性和EMA(腺腔面和側緣)陽性。
9. 鑒別診斷:
1.基底細胞癌:鏡下腫瘤細胞呈顯著的柵欄狀排列,且可見收縮裂隙,周圍有疏松的黏液間質,細胞有顯著異型,核漿比高、核深染,可見病理性核分裂象,但無汗孔或汗腺導管樣分化區域。
2.脂溢性角化?。罕憩F為角化過度、棘層肥厚,常出現數量不等的角囊腫,真皮淺層有淋巴細胞為主的炎癥細胞浸潤,表皮內及真皮淺層出現數量不等的色素顆粒,無汗孔、汗腺導管分化。
3.透明細胞棘皮瘤:病變僅局限于表皮棘細胞層,可見排列紊亂、胞質透亮細胞巢。不向真皮延伸,其下方的基底細胞層排列正常。
4.汗孔癌:呈侵襲性生長方式,伴有壞死、細胞異型性大,病理性核分裂象增多。
10. 預后及治療:
汗孔瘤是一種良性腫瘤,多數病例手術切除徹底即可??沙霈F惡性轉變的風險,因此,應對發現的汗孔瘤進行早治療。
參考文獻
【1】Kyrmanidou E, Fotiadou C, Kemanetzi C, et al. Eccrine Poroma: Pathogenesis, New Diagnostic Tools and Association with Porocarcinoma-A Review. Diagnostics (Basel). 2023 Aug 16;13(16):2689.
【2】Bogomolets O, Rojczyk E, Hryshchenko R, et al. Pigmented Poroma of the Lower Eyelid: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. Am J Case Rep. 2023 Dec 20;24:e941975.
【3】Sawaya JL, Khachemoune A. Poroma: a review of eccrine, apocrine, and malignant forms. Int J Dermatol. 2014 Sep;53(9):1053-6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