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體檢查:附皮組織一塊,體積1*0.9*0.6cm,皮膚面積1*0.6cm,皮膚中央見一稍隆起區,面積約0.8*0.5cm,切開切面灰白灰黃質中,切面積0.8*0.4cm。
形態學特征:復合痣,呈基底朝上的楔形外觀。痣細胞大部呈上皮樣,局部呈梭形,胞漿豐富嗜酸,泡狀核,核仁明顯,易見多核細胞,偶見核分裂像。
低倍鏡下,皮損呈對稱的楔形外觀,表面稍隆起,側緣規整。
中低倍鏡下,呈復合痣形態,痣細胞片巢狀分布,基底部痣細胞胞漿、胞核、核仁均變小,并逐漸過渡成單個細胞。
中倍鏡下,痣細胞大部呈上皮樣,局部呈梭形,胞漿豐富嗜酸,泡狀核,核仁明顯。
高倍鏡,痣細胞大部呈上皮樣,局部呈梭形,胞漿豐富嗜酸,泡狀核,核仁明顯。多核細胞易見,色素缺失,不見核分裂像。
免疫組化特征:S100(+),SOX10(+),MelanA(表層散在+),HMB45(-),CK(-),Ki67陽性率約5%。
S100(+)
SOX10(+)
MelanA(表層散在+)
HMB45(-)
Ki67(表層)
Ki67(深層)
病理診斷:Spitz痣
討論
定義
良性黑色素細胞增生性病變。
Spitz痣相對常見,但非常重要。原因在于該病雖為良性,但在組織學上容易與惡性黑色素瘤混淆。將Spitz痣誤診為惡性黑色素瘤會增加患者心理負擔并導致過度診療,將惡性黑色素瘤誤診為Spitz痣則會導致漏診,影響患者生存期。
ICD-O編碼:8770/0
臨床特征
Spitz痣相對常見,在兒童中約占所有色素痣的1%。通常為孤立性病變,好發于兒童和未成年人,偶見于新生兒,約80%的患者小于20歲。診斷成人Spitz痣需慎之又慎,因為病變可能為惡性黑色素瘤而非良性的色素痣。
病理形態
1.大體特征:Spitz痣初始生長較快,后趨于穩定,皮損表現為粉紅色或紅棕色半圓形丘疹或結節。好發于頭頸、四肢及軀干。通常<1cm,富含血管。Spitz痣很少形成潰瘍,除非因人為摩擦而造成損傷。
2.鏡下特征:Spitz痣以復合痣的形態最為常見,亦可表現為交界痣和皮內痣。典型Spitz復合痣起源于表皮,后向真皮內發展,常表現為基底朝上的楔形外觀。病變常對稱,側緣邊界清楚。
Spitz痣由上皮樣細胞和(或)梭形細胞組成,細胞輕度異型,但與惡性黑色素瘤不同的是,Spitz痣細胞在同一層面上的異型性程度較一致,即相同深度的痣細胞團大小、形狀、細胞核和核仁大小以及色素沉著情況都較為類似。隨著深度的加深,Spitz痣細胞逐漸成熟,細胞、細胞核、核仁變小,胞漿變少,并逐漸向單個細胞過渡,可出現較為明顯的進行性纖維化,惡性黑色素瘤則無此種表現。
Spitz痣的上皮樣細胞有一定多形性,??梢姸嗪?,有一個或多個體積較大的嗜酸性核仁。細胞可排列成巢和群,但粘附性不強。胞漿豐富嗜酸,可無色素或色素較淺,有時呈毛玻璃樣,常見核內胞質假包涵體。核分裂較活躍,但常局限于表層,無病理性核分裂。Spitz痣的梭形細胞體積較大,胞漿豐富嗜酸,泡狀核,核仁小而嗜酸。
3.免疫組化:表達S100、NSE。HMB45的表達常限于真皮表淺部位。真皮表淺部位的少量細胞表達MIB-1,而惡黑中所有腫瘤細胞均表達MIB-1。Spitz痣Bcl-2常陰性或弱陽,而大部分惡黑強陽。典型Spitz痣不表達P53及CD40。
分子遺傳學特征
Spitz痣多數細胞為二倍體,總體無染色體異常,但25%的病例顯示有額外的11p。另外,9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少有有報道,而9號染色體缺失是惡黑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。
鑒別診斷
1.惡性黑色素瘤:與Spitz痣相比,腫瘤細胞呈現出無序的生長方式,側緣常不規整。核分裂像可見于病變深部,亦可見病理性核分裂像。伴有原位黑色素瘤時,瘤細胞可有Paget樣擴散,而Spitz痣表皮上層雖偶可見單個痣細胞,但一般不會發生Paget樣擴散。真皮全層HMB45表達是惡黑的診斷指征。CyclinD1在惡黑中高表達,在Spitz的表淺部位可以強陽,但會隨深度增加表達減低,表明痣細胞逐漸成熟。
2.非典型Spitz痣:總體類似良性Spitz痣,但伴有某些非同尋常的表現。例如當Spitz痣底緣見擴大的痣細胞巢,成熟現象受損時;或皮損深部出現多個核分裂像時。非典型Spitz痣這個名稱表明此類病變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良性Spitz痣,提醒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密切隨訪。
參考文獻
1.皮膚病理學.Phillip H.Mckee, Eduardo Calonje, Scott R.Granter主編,朱學駿,孫建方主譯。
2.WHO皮膚腫瘤病理學和遺傳學.Philip E.LeBoit等原著,廖松林主譯。
3.皮膚病的組織病理學診斷(第3版).朱學駿,涂平,陳喜雪等。